判断泡排剂在内蒙古油田(如苏里格气田、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气田等)的使用效果,需结合其高井温、中高矿化度、含凝析油、沙漠严寒环境等核心特点,从排液效率、产能恢复、泡沫稳定性、环境适应性四个维度综合评估,具体指标与判断方法如下:
一、核心排液效率指标(直接效果)
内蒙古油田(尤其气田)的核心问题是 “井筒积液滞留”(水、凝析油混合液),泡排剂的首要效果是提升积液排出量,具体判断依据:
- 日产液量提升率
- 计算公式:(使用泡排剂后日均产液量 - 使用前)÷ 使用前产液量 × 100%。
- 合格标准:中低产井提升率≥30%;高含液井(日产液>5m³)提升率≥50%(如苏里格气田某井使用前日产液 2m³,使用后达 3.5m³,提升率 75%,为有效)。
- 监测方式:通过井口计量装置(如涡轮流量计)连续记录 3 天产液量,取平均值对比(避免单日波动干扰)。
- 积液清除程度
- 用 “回声仪测液面” 判断:使用前井筒积液高度(如 1000m),使用后下降至≤200m(清除率≥80%)为合格;若水平井存在 “趾端积液”,需结合井温测井,确保水平段温度均匀(无低温积液区)。
- 现场观察:井口产出液中泡沫与液体混合均匀,无明显分层(若出现 “油上水下” 分层,说明泡排剂抗乳化性不足,排液不彻底)。
二、产能恢复指标(最终目标)
泡排剂的核心价值是通过排液恢复油气产能,需重点监测产气量 / 产油量、井底回压变化:
- 产气量 / 产油量提升幅度
- 气田(如苏里格):低产气井(日产气<3 万 m³)使用后提升≥20%,且连续稳定 7 天以上(如从 2 万 m³ 升至 2.5 万 m³,稳定 10 天,为有效);
- 油田(如鄂尔多斯部分油田):稠油井产油量提升≥15%(因泡沫兼具降黏作用,需结合含水率变化,排除 “单纯排水导致产油虚高”)。
- 井底回压下降幅度
- 回压(井底压力)是积液对气层的 “阻塞力”,下降越明显,产能释放越充分。
- 合格标准:使用后回压较使用前下降≥0.3MPa(如从 2.5MPa 降至 2.1MPa);水平井因积液分布复杂,回压下降需≥0.2MPa(且水平段各点压力差≤0.1MPa,说明积液均匀排出)。
三、泡沫稳定性指标(关键过程)
内蒙古油田的高温(井温 80~120℃)、中高矿化度(TDS 5×10⁴~1×10⁵mg/L)、含凝析油(10%~20%) 会严重影响泡沫稳定性,需通过以下指标判断药剂适配性:
- 泡沫半衰期(在地层水 + 凝析油体系中)
- 实验室模拟:取现场地层水(含凝析油 20%),按实际注入浓度(0.5%~1%)配置泡排剂溶液,在 80℃、5MPa(模拟井底条件)下测试半衰期,需≥30 分钟(若<20 分钟,说明药剂抗温抗油能力不足,泡沫提前破裂)。
- 现场验证:从井口取样观察,泡沫从排出到破裂的时间≥10 分钟(常温下),且破裂后无明显油膜残留(避免凝析油包裹泡沫导致失效)。
- 泡沫携液能力
- 用 “倾斜管实验” 模拟井筒:在 45° 倾斜管中,泡沫携带积液的速度≥0.6m/s(苏里格气田井深 3500m,需泡沫快速上升,避免中途破裂);若速度<0.3m/s,说明发泡量不足或黏度不够。
四、环境适应性指标(内蒙古特殊要求)
内蒙古沙漠油田冬季严寒(-30℃)、夏季高温(40℃),且部分井场无稳定电源,泡排剂需适应极端环境,判断指标:
- 低温使用稳定性
- 冬季(11 月 - 次年 3 月):药剂在 - 20℃储存 24 小时后,仍能正常溶解(无冻结、分层),且注入后发泡效果与常温时差异≤10%(如某泡排剂在 - 25℃冻结,溶解后发泡量下降 40%,则不适用)。
- 防冻措施有效性:若采用 “伴热注入”,需确保管线温度≥15℃时,药剂浓度波动≤5%(避免因冻结导致浓度忽高忽低)。
- 高温抗降解性
- 夏季或深井(井温>100℃):药剂注入后,发泡能力较常温下降≤20%(如常温发泡量 300mL,高温下≥240mL);若出现 “注入后无明显泡沫”,可能因高温导致表面活性剂分解。
- 沙漠井场操作适应性
- 固体泡排棒:在干燥沙漠环境中不吸潮、不结块,投入井筒后 30 分钟内完全溶解(避免因结块堵塞油管);
- 液体泡排剂:无需复杂设备(如无电源时,人工加注即可生效),且与加药车管线兼容性好(无腐蚀、无沉淀)。
五、综合判断流程与优化方向
- 短期判断(1 周内):通过产液量提升率、井口泡沫状态快速评估是否 “有效”,若产液提升<20% 或泡沫破裂过快,立即调整浓度(提高 0.2%~0.3%)或更换药剂类型(如换抗油型)。
- 中期验证(1 个月):监测产气量稳定性、回压变化,若产气量波动>15%,需优化注入周期(如从每日 1 次改为 2 次)。
- 长期适配(3 个月):结合矿化度、凝析油含量变化(如雨季矿化度升高),定期(每月 1 次)做药剂配伍性测试,确保半年内效果衰减≤10%。
总结
判断内蒙古油田泡排剂效果需 “紧盯核心问题”:高温高矿化度下泡沫是否稳定、严寒环境下是否能正常发泡、排液后产能是否持续恢复。通过 “实验室模拟 + 现场数据 + 环境测试” 三维验证,才能确认药剂是否适配,避免因环境特殊导致 “选型正确但效果不佳”。